精品专辑
专题

2024年初升高化学无忧衔接·衔接点03 物质的转化-2024年初升高化学无忧衔接(通用版)

浏览475 题量28 2024/07/01

衔接点03   物质的转化

初中要求了解常见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高中要求1.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
2.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的常规转化路径;
3.熟练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方法(十大制盐法)

回顾一、单质的化学性质
1.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A、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空气中氧气中反应方程式
镁(Mg点燃,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点燃,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2Mg+O22MgO
铝(Al常温下,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点燃,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4Al+3O2=2Al2O34Al+3O22Al2O3
铁(Fe点燃,不燃烧,只发红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3Fe+2O2Fe3O4
铜(Cu加热,表面会生成黑色固体2Cu+O22CuO
金(Au即使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与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现象
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
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反应比较剧烈,产生气泡,溶液仍为无色
Fe+2HCl=FeCl2+H2(稀盐酸)Fe+H2SO4═FeSO4+H2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不反应
C、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1)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Fe +CuSO4 = Cu + FeSO4     
应用及说明:
湿法冶铜的原理
不能用铁制品放硫酸铜溶液(或农药波尔多液)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3)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 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A、与氧气反应
S+O2SO2
C+O2CO2
4P+5O22P2O5
……
B、与氧化物的反应
C+2CuO2Cu+CO2
2Fe2O3+3C4Fe+3CO2
C+CO22CO
H2+CuOCu+H2O
……
回顾二、常见的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稀盐酸红色不变色
稀硫酸变红色变色
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共同现象是:金属逐渐溶解,并产生气泡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现象化学方程式
铁锈与稀盐酸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与稀硫酸Fe2O3+3H2SO4=Fe2(SO4)3+3H2O
氧化铜与稀盐酸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O+2HCl=CuCl2+H2O
氧化铜与稀硫酸CuO+H2SO4=CuSO4+H2O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现象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钙与稀盐酸滴有酚酞试剂的碱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放出热量Ca(OH)22HCl=CaCl22H2O
氢氧化钙与稀硫酸Ca(OH)2H2SO4=CaSO42H2O
氢氧化铜与稀盐酸蓝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OH)22HCl=CuCl22H2O
氢氧化铁与稀硫酸红褐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2Fe(OH)33H2SO4=Fe(SO4)33H2O
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现象化学方程式
碳酸钠与稀盐酸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CO2H2O
碳酸氢钠与稀硫酸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回顾三、常见的碱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红色
氢氧化钙溶液蓝色红色
【点拨】
难溶于水的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等。
2.与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1)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①氢氧化钠:2NaOH+CO2=Na2CO3+H2O
②氢氧化钙:Ca(OH)2+CO2=CaCO3↓+H2O
2)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①氢氧化钠:2NaOH+SO2=Na2SO3+H2O
②氢氧化钙:Ca(OH)2+SO2=CaSO3↓+H2O
3)与三氧化硫的反应
①氢氧化钠:NaOH+SO3=Na2SO4+H2O
②氢氧化钙:Ca(OH)2+SO3=CaSO4↓+H2O
3.与酸反应
①氢氧化钠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H2O
②氢氧化钙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H2SO4=CaSO4+2H2O
4.与部分盐反应
①氢氧化钠:2NaOH+CuSO4=Cu(OH)2↓+Na2SO4
②氢氧化钙:Na2CO3+Ca(OH)2=CaCO3↓+2NaOH

回顾四、盐的化学性质
1.盐跟某些金属的反应:
规律: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非常活泼的KCaNa外,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ZnCuSO4ZnSO4Cu
CuHgNO3)2HgCu(NO3)2
ZnSO4Cu不反应
2.盐跟酸的反应:
规律:盐+酸=新盐+新酸
BaCl2H2SO4BaSO42HCl
AgNO3HClAgClHN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3.盐跟碱的反应:
规律:盐+碱=新盐+新碱
Na2CO3Ca(OH)2CaCO32NaOH
FeCl33NaOHFe(OH)33NaCl
4.盐跟另一种盐的反应:
规律:盐+盐=新盐+新盐
Na2CO3CaCl2CaCO32NaCl
AgNO3NaClAgClNaNO3
BaCl2Na2SO4BaSO42NaCl

新知一、物质的转化
1.基本依据: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是不会改变的。即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2.应用:
确定制取某类物质的可能方法。
3.实例:
(1)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

2CaO2=2CaO化合反应
CaOH2O=Ca(OH)2化合反应
CaOCO2=CaCO3化合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
(2)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写出图中序号所示转化所需反应物的化学式:
O2 ②H2O ③Ca(OH)2 ④CaO ⑤Ca(OH)2(答案合理即可)
(3)单质到盐的一般转化关系:
部分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
如:NaNa2ONaOHNa2SO4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金属有NaKCaBa等,但MgFeAlCu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部分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
如:SSO2H2SO3Na2SO3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非金属有CSP等,但NSi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关系。
4.工业生产中的其他因素:
①最适当方法的选择

②实例——工业上制取NaOH
a.一般不采用Na2OH2O反应的原因: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
b.主要采用方法:电解饱和食盐水        
c.过去曾采用方法:盐(Na2CO3)与碱[Ca(OH)2]反应。
新知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在上图中所涉及的反应规律可简记为:
两条纵线通到底(七条规律)(1~7
四条横线相联系(四条规律)(8~11       
六条交叉成网络(六条规律)(12~17
十七规律须牢记
纵向:
1)金属+O2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4Na+ O2=2Na2O 2Cu+ O2=2CuO     
2)碱性氧化物(可溶)+(可溶)                    
Na2O+H2O=2NaOH
3)碱(难溶)碱性氧化物(难溶) +              
Cu(OH)2CuO+H2O
4)酸++                                  
3NaOH+H3PO4=Na3PO4+3H2O
Cu(OH)2+H2SO4=CuSO4+2H2O
5)非金属+ O2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C+O2CO2
S+O2SO2
4P+5O22P2O5
6)酸性氧化物(易溶)+(易溶)
CO2+H2O=H2CO3     
P2O5+3H2O=2H3PO4
7)酸(易挥发/难溶)酸酐+水(易挥发/难溶)
H2CO3 = CO2↑+H2O
H2SiO3H2O+SiO2
从纵向来看,金属碱性氧化物盐,其中金属元素相同。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
横向:
8)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2Na+Cl22NaCl
9)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Na2O+CO2=Na2CO3
10)含氧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CaCO3CaO+ CO2
11)盐+两种新盐
NaCl+AgNO3=NaNO3+AgCl↓
交叉:
12)酸+碱性氧化物+                           
H2SO4+CuO=CuSO4+H2O
13)碱+酸性氧化物+                           
2NaOH+CO2=Na2CO3+H2O
14)酸+新酸+新盐                           
Na2CO3+ H2SO4= Na2SO4 +H2CO3
H2CO3 = CO2↑+H2O
15)碱+新碱+新盐       
2NaOH+ CuSO4= Na2SO4+Cu(OH)2
16)金属++H2       
Zn+H2SO4=ZnSO4+H2       
17)金属+新盐+新金属                    
Zn+H2SO4=ZnSO4+H2
Zn+CuSO4=ZnSO4+Cu
以上十七条规律的应用:
1)可预知某物质的性质。
2)可知某物质的制法。如:(4)、(8)、(9)、(11~17)为盐的十种制法。
3)已知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说明:
<1>以上各规律为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具体到某些物质有些规律要具体分析,未必均适用。
例如:制取ZnCl2的方法与制取CuSO4的方法各有几种?(思考)
<2>此外,在物质的制取中还有一些常见的规律,如:
对于盐+新盐+新酸,有如下规律:
①强酸弱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稳定的(不易分解的)酸不稳定的(另分解的)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③高沸点(不易挥发的)酸低沸点(易挥发的)酸。
如:H2SO4()+2NaClNa2SO4+2HCl↑

④可溶性酸难溶性酸。
如:Na2SiO3+2HCl=H2SiO3↓+2NaCl
<3> 从反应规律与反应类型的关系来看。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规律(1)、(2)、(5)、(6)、(8)、(9)。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规律(3)、(7)、(10)。
属于置换反应的有:规律(16)、(17)。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规律(4)、(11)、(12)、(14)、(15)。
规律(13)不属于任何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阶段不属于任何一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包括:
CH4+2O2CO2+2H2O
C2H5OH+3O22CO2+3H2O
CO+CuOCu+CO2
新知三、化学反应的类型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重庆市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甘肃省酒泉市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山东省聊城市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2023·江西·高一校联考期中)

2023·天津·高一统考期中)

2023·江苏淮安·高一校联考期中)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期中)

2023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期中)

2023年山西省长治市第一中学校高一期末)

2023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期中)

2023北京西域期末)

2023江西宜春高二上高二中校考阶段练习)

2023福建漳州正兴学校期中)

2023年贵州毕节)

2022·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校考期中)
打开组卷App 获取专属积分,充值下载直接抵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