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5
区域政策优先,引领辐射显著.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图(如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
199148.0814.4718.720.340.219.657.960.350.22
200841.879.8917.270.040.0323.916.350.630.01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读材料一,分析长江三角洲种植粮食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 ________   ”天气.
(3)据表中所反映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4)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上海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以上海为龙头,对 ________   (河流)整个流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巨大.
18-19七年级下·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长江沿江地带的社会经济状况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地区,考查生态环境,关心绿色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湿地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新生湿地。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多次改道和决口泛滥而形成的微地貌形态,分布着砂、粘土不同的土体结构和盐化程度不一的各类盐渍土。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和繁殖地。这里的动物分为陆生动物生态群和海洋动物生态群,共记录野生动物1524种。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紧临东海,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珠江三角洲面临中国南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人们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和水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
(2)同为我国主要河流的入海口,黄河、珠江和长江的入海口处都形成大面积的三角洲,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均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结合材料一以及所学地理知识,试分析黄河三角洲不能形成大规模经济区的主要原因(至少两点)________
(3)珠江三角洲拥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试列举两例。
(4)下面四图中,可以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气候特点的是________(填数字),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地区,考察生态环境,关心绿色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湿地广布,生态环境脆弱,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新生湿地。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和繁殖地。这里记录的野生动物有1524种。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紧临东海,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珠江三角洲面临中国南海,是内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1)黄河、长江和珠江均发源于我国西部高原地区,其中黄河和长江同发源于____(地形区)。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经A省注入到____(海洋)。
(2)阅读材料一,人们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和水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这样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什么影响____,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黄河三角洲适合发展____产业。
(3)结合所学知识,连接A省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铁路干线是____
(4)同为我国主要河流的入海口,黄河、珠江和长江的入海口处都形成大面积的三角洲,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均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黄河三角洲处的地理环境特点,试分析黄河三角洲不能形成大规模经济区的主要原因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