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0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多年来,黄河流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源头活水,成就大河奔流】

材料一: 图1示意玛曲县的牧场和固沙的草方格, 图2示意黄河流域水系。

材料二: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甘肃省玛曲县,曾经草原沙化、湖泊湿地水量减少,生态环境脆弱。现在的玛曲县草原、沼泽广布,有“黄河蓄水池 ”之称, 以不足黄河5%的流域面积,贡献了20%的水资源量。

(1)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素有“________”之称,黄河正是以这里为起点,万涓成水。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玛曲县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至少两条)

【中游治沙,实现沙退水清】

材料三:陕西榆林由“沙漠之城 ”转变为“绿色之城 ”,成为首个沙区森林城市。 图3示意陕西榆林地区气候资料, 图4示意陕西榆林地区2010年、2021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3)据图4,简述榆林地区.2010-2021 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并总结生态好转的成功经验。
(4)据图2、图3和图4,分析榆林地区生态治理后,黄河榆林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大河之洲,描绘生态画卷】

材料四:2021年山东省在黄河口创建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通过水库“调水调沙 ”进行生态补水,关停 油井,腾出空间,黄河三角洲变为生物天堂。在此繁殖、越冬或迁徙的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86种600多万只;碱蓬、芦苇等植物迅速生长;沿海滩涂文蛤、梭子蟹等水产丰富,渔民们收入可观。

(5)据材料四,分析山东省在黄河口建设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补充完善以下框图内容。

_______ ,② _______ ,③________
23-24八年级下·山东滨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土地资源的地位与利用类型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黄河的治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黄河流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左图为“玛曲县的牧场和固沙的草方格”。右图为“黄河流域水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源头活水,成就大河奔流】

甘肃省玛曲县,过去草原沙化、湖泊湿地水量少,生态环境脆弱,如今草原、沼泽广布,有“黄河蓄水池”之称,以不足黄河5%的流域面积,贡献了20%的水量。

(1)黄河发源于____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注入____海。
(2)结合材料,列举玛曲县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有效措施。(至少两条)

【中游治沙,实现沙退水清】

陕西榆林由“沙漠之城”转变为“绿色之城”,成为首个沙区森林城市、下图为“陕西榆林地区2010年与2021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图”。

(3)对比榆林地区2010年与2021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其中____(土地利用类型)、其他用地减少,林(果)地、____(土地利用类型)增加,请推测此变化对黄河榆林段水文特征的影响是____

【大河之洲,描绘生态画卷】

2021年山东省在黄河入海口创建国家湿地公园。通过水库“调水调沙”进行生态补水,关停油井,使黄河三角洲变为生物天堂。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86种、600多万只;碱蓬、芦苇等植物迅速生长;沿海滩涂文蛤、梭子蟹等水产丰富,渔民们收入可观。

(4)结合材料,请根据因果关系将字母A、B、C填写到框图中。

____;②____;③____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增加渔民收入       C.生态补水
绿映“幸福河”,共唱“幸福歌”——我国着力构建沿黄生态廊道;黄河自青藏高原奔涌而下,蜿蜒过山脉与盆地、流淌过平原和丘陵,黄河孕育了中华大地古老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黄河流域协同保护、共建沿黄生态廊道成为共识;让黄河成为惠及广大民众的“幸福河”。

【源头活水,成就大河奔流】

材料一: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甘肃省玛曲县,曾经草原沙化、潮泊湿地水量减少,生态环境脆弱。现在的玛曲县草原、沼泽广布,有“黄河蓄水池”之称,以不足黄河5%的流域面积,贡献了20%的水资源量。如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分析材料一中的玛曲县成为“黄河蓄水池”,改变草原沙化的主要措施:____。(举一种即可)

【中游治沙,实现沙退水清】

榆林市泉家沟位于黄土高原,1979年,被确立为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实验区。经过多年努力,当地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陕西榆林由“沙漠之城”转变为“绿色之城”,成为首个沙区森林城市。如图为榆林市泉家沟土地利用结构图及榆林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2)榆林市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简述榆林市生态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
(3)由泉家沟综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图可知,人工牧草地、林(果)地比例大幅增加,农耕用地下降幅度最大,因此当地人们主要通过____(措施),使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93.24%,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大河之洲,描绘生态画卷】

2023年是开启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创建中的黄河口国家公园规划面积351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47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家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通过水库“调水调沙”进行生态补水,关停油井,腾出空间,黄河三角洲变为生物天堂。在此繁殖、越冬或迁徙的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86种600多万只;碱蓬、芦苇等植物迅速生长;沿海滩涂文蛤、梭子蟹等水产丰富,渔民们收入可观。

(4)根据材料分析山东省在黄河口建设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补充完善以下框图内容。

____,②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