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03

【气候·人类】

材料一:“中国邮政 虽远必达”。1985年2月,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南极长城站”建成的同时,中国南极长城站邮局也正式成立。珠峰邮局最早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邮政服务网点。2021年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内废弃了35年的“沙漠邮局”“重操旧业”。

材料二:2023年2月,南极洲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温度20℃。在这种气候环境下,许多冰川融化了。美国科学家通过遥感卫星观测数据发现,在2月4日至13日的短短9天内,南极洲东北部一座名为鹰岛的小岛积雪减少了20%,融化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材料三: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之后减少,2060年减到碳中和。森林蓄积量较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能、太阳能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1)图3中属于通辽市气候类型的是甲、乙、丙、丁中的____,该气候在世界上最典型的分布区是____(回答角度:纬度范围:热带、温带,寒带;海陆位置范围:大陆东岸、西岸、内部)。在该气候的影响下,我市河流冬季____(结冰、不结冰),我市大面积种植了粮食作物____(列举一种)。
(2)图2中“沙漠邮局”与通辽市纬度相近。气候差异较大,请你比较两者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____,并分析“沙漠邮局”气候干旱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________
(3)即使在炎热的夏季,站在“珠峰邮局”前的顾客仍然穿着厚厚的防寒服,请你从“珠峰邮局”与我国其他同纬度地区气候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气候特征的角度解释一下原因。
(4)“南极邮局”附近终年被厚厚的冰盖覆盖,请你从纬度对气候影响的角度谈谈为什么?。
(5)造成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____(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
(6)为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列举一个你的低碳生活方式:____
23-24八年级上·内蒙古通辽·期末
知识点:气候类型的判读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影响气候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气候·人类】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天气、气候、水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人类的未来发展。下图为世界气候分布图及各地景观图



(1)识气候 判断对错,对的打“正确”,错误打“错误”。
①气候的两大组成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
②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
③甲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④乙地和丙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受地形因素影响。(     )
(2)析影响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青藏地区,人们习惯身穿藏袍,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特点①________在欧洲西部,人们喜吃牛羊肉,因为当地②________气候广布,③________业发达。在亚马孙河流域,受当地气候④________这一特点影响,人们用浮木作基底建房子,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在格陵兰岛,由于气候⑤________,狗拉雪橇是传统的交通出行方式。
(3)悟关系

2022年7月,格林兰岛冰川每日流失60亿吨冰,导致海平面疯狂上升。


①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________(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

双碳目标:2030年我国将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2060年将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达到相对“零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有效抑制气候异常变化。这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


②为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列举你的低碳生活方式:________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3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天气、气候、水文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人类的未来发展。下图为世界气候分布图及各地景观图。

   
(1)识气候。
①甲处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亚洲缺少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
③乙地和丙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受___________因素影响;
④丙处人烟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析影响。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青藏地区,人们习惯身穿藏袍,反映了当地气温较低,昼夜温差①__________在欧洲西部,人们喜吃牛羊肉,因为当地②__________气候广布,③__________业发达。在亚马孙河流域,受当地气候④__________这一特点影响,人们用浮木作基底建房子,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在格陵兰岛,由于气候__________⑤,狗拉雪橇是传统的交通出行方式。

20227月,格陵兰岛冰川每日流失60亿吨冰,导致海平面疯狂上升。

双碳目标:2030年我国将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2060年将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达到相对“零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有效抑制气候异常变化。这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

(3)悟关系。
①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
②为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一名中学生,列举一条你的低碳生活方式________
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横线上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a.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____
b.甲地区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____
c.乙地和丙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受地形因素影响。____
(2)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青藏地区,人们习惯身穿藏袍,早晚手藏袖,中午袖系腰,这一穿着方式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特点是①____中南半岛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种植区,据当地气候特征推断,水稻的生长习性为②____(选填“喜早喜冷凉”或“喜温喜湿”)格陵兰岛由于纬度高,气候③____,积雪深厚,狗拉雪橇是当地人们传统的出行方式

2021年2月19日,南极部分地区藻类大量繁殖。当地时间2023年9月25日,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说,南极今年冬季的海冰最大面积刷新有卫星观测数据以来的最低纪录。全球气候变暖正改变着地球的模样,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3)南极大陆冰川广布,气候类型以____为主。据材料可知,造成南极地区冰川融化、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
(4)我国预计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就实现“碳中和”而言,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呢?(任写一点即可)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