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题组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2

读图和《二十四节气诗》,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小题1】下列有关各节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明前后新茶大量上市B.立夏前后稻田里开始插秧
C.秋分前后桂花盛开D.小雪前后降水的形式是降雨
【小题2】二十四节气实际上表示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下列节气和现象的对应正确的是(     
A.惊蛰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B.小暑前后通辽地区旗杆正午影子变化的趋势是逐渐变短
C.立秋天气转凉,在户外需要穿厚衣服
D.小寒前后通辽昼夜长短变化趋势是昼渐短夜渐长
【小题3】“冬至吃饺子”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到图中的哪个位置(     
A.①B.②C.③D.④
23-24八年级上·内蒙古通辽·期末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地球公转图判读降水及其形式、等级划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的往返移动,这个周期是国际通用历法(公历)中“年”的时间长度的重要依据。公历历法,一年被分为12个月,第1、3、5、7、8、10、12月有31天,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其它各月有30天,……。2022年2月4日(公历),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这天恰逢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读下面“地球公转示意图”和“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歌 (摘自新华字典附录)春雨 惊春 清谷天,夏满 芒夏 暑相连。秋处 露秋 寒霜降,冬雪 雪冬 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歌中,“廿”意为“二十”;“每月”指“公历的每个月”,而非农历的月。歌中,每段下划线上是每月的两个节气。)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冬奥会开幕后,人们将迎来的下一个节气为(     
A.春分B.雨水C.清明D.夏至
【小题2】据题中材料判断节气“立秋”大约为公历几月几日(     
A.8月8日B.8月23日C.9月6日D.9月23日
【小题3】关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在位置①时,是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最高的时节
B.在位置②时,北半球各地白天比黑夜长
C.在位置③时,南半球各地白天比黑夜长
D.在位置④时,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