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1
为了锻炼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我国某中学利用暑假到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方案①:登大青山,锻炼体能。

方案②:徒手攀岩,试试胆量。

方案③:参观古庙,寻踪文化。

材料二: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一)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二)

(1)方案①中同学们从出发地点到达大青山,大青山山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在____米以上。
(2)方案②中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过____(地形部位)。
(3)方案③中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它们的实际直线距离是____千米。
(4)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____路线(填序号),原因是____
(5)王村比李村发展快,从地形类型分析,王村位于____,李村位于____

旅行途中同学们走访调查当地居民,绘制了当地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图(图二),据此完成(6)题。

(6)当地球运行至图二中B位置时,当地正处于____(季节),日出时间____(选填“早、晚”)于6时。
21-22七年级上·内蒙古赤峰·期末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地球公转图判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