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8
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2022年4月30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某地理小组成员以“极地考察与生态保护”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完成该学习过程。

项目一: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5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北极的黄河站。小组成员绘制两极地区示意图,认识并标注了我国极地科考站的位置。


      
(1)我国已建立的5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最北、最南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罗斯海新站是我国在南极即将建成的又一个科考站,“五朵金花”标志着我国南极科考站建设的新成就。读图判断对错。
①我国的夏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
②罗斯海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     )
③位于西半球的长城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
④科学考察的任务有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等(     )

项目二:南极洲和北冰洋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广阔天然实验室。小组成员搜集了极地科考的部分课题并对课题内容进行分类。


(3)请将下列研究课题内容的序号与科考领域的字母填入表对应的空格内。
科考领域太阳活动生物活动______环境问题______冰川资源
课题内容____________
a、地质演化b、气候变化
①通过极光现象,研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②通过提取冰芯,研究几百万年来的气候变化。
③通过南极储量很大的煤田,研究大陆漂移演化。
④通过极地冰川的研究,探索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新途径。
⑤通过企鹅、北极熊等,研究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
⑥通过极地上空的臭氧空洞,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三: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人们除了寻求新能源以外,还将目光放到更远的极地地区。小组成员就“是否应该开发极地地区的能源”展开辩论。

正方:开发极地能源可以缓解全球能源短缺问题,因此应该开发。反方:开发极地能源势必会破坏当地脆弱的自然环境,因此不应该开发。
(4)对于以上辩题,你支持哪方观点?简要阐述理由。
22-23七年级下·山东济南·期中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极地科考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2022年4月30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某地理兴趣小组以“极地考察与生态保护”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协助其完成该学习过程。

【了解科学考察站】

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5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北极的黄河站。小组成员绘制两极地区示意图,认识并标注了我国已建立的5个极地科考站的位置(见下图)。


   
(1)我国已建立的5个极地科考站中,无法看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

【研究相关课题】

南极洲和北冰洋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广阔天然实验室。小组成员搜集了极地科考的部分课题并对课题内容进行分类。


(2)请将下列研究课题内容的序号填入表中对应的空格内。
科考领域太阳活动生物活动地质演化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冰川资源
课题内容A____B____C____D____
①通过企鹅、北极熊等,研究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
②通过提取冰芯,研究几百万年来的气候变化。
③通过南极储量很大的煤田,研究大陆漂移演化。
④通过极地冰川的研究,探索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新途径。
⑤通过极光现象,研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⑥通过极地上空的臭氧空洞,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相关问题】

据报道,2022年3月,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高温”天气:东南极冰盖处的气温比其正常水平高出10~30℃。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地球的平均气温已上升约0.8℃,而且上升趋势总体在加快。这一升温趋势与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多曲线几乎完全吻合。


(3)根据上面报道可知,由于人类排放____增多,近年来极地地区出现异常高温天气。为缓解该问题,我们作为中学生可以做到的有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