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14日夜间至3月15日傍晚,我国北方出现近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专家解读本次沙尘来自蒙古国。日照市的同学收集了资料,并在班级展示。

材料一蒙古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读图归纳蒙古国年降水量特点:年降水量多在____之间,说明当地____;年降水量地区分布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具体表现是____

材料二沙尘暴是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然因素包括大风、降水少及丰富的沙源。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破坏植被,导致沙源增加。蒙古国面积约15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20万,支柱产业是采矿业和牧业,是世界上沙尘暴多发的国家。


(2)把下边地理现象的代号填写在相应方框内。

①开发矿产,地表裸露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③接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④过度放牧,破坏草场
________________
(3)“风成说”解释了沙尘暴与黄土高原的关系:沙尘暴带来沙尘,因____或山脉阻挡,在黄土高原地区降落下来逐渐____形成深厚的黄土层。
22-23八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及成因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黄土高原“风成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沙地,昔日满天飞沙,大漠苍茫。然而,经过勤劳的中国人民数十年努力奋斗,30%的沙漠覆盖了植物,8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联合国环境专家称之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资料二:相关研究表明,毛乌素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50年代以来,毛乌素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趋于减少,气候有干旱化倾向,加速了荒漠化的发展。同时,由于该区域地表是由地质时期形成的沙砾物质组成,草皮一经破坏,就成了沙漠。另外,不同的人类活动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如下表所示:


成因类型
人为因素
草原开荒垦殖草原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交通、水利、工矿建设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合计
占土地沙漠化的比重%26.930.132.70.79.6100

资料三:图一为我国西北地区景观图及降水量分布图、图二为毛乌素沙地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四大沙地集中分布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最典型的地理特征是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填序号),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位置。降水量自甲向乙再向丙变化规律是________
(2)毛乌素沙漠沙漠化人为因素占比重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对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3)毛乌素沙漠位于________河附近,土质________,可能给________河带来大量的________,使得黄河的水文特征________发生变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