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题组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91

中国是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平衡。我国某红壤山地丘陵区,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后,受流水强烈侵蚀后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象。下表为该地区某小流域土壤侵蚀面积(km2) 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侵蚀类型

高程/m

<300

300~350

350~400

400~450

450~500

>500

微度

1 118.45

1 060.87

612.66

378.83

220.55

210.44

轻度

52.35

109.64

19.18

7.15

2.77

2.11

中度

46.67

156.58

46.22

24.50

11.05

8.75

强烈

12.14

93.50

46.98

26.94

13.32

8.07

极强烈

1.20

27.73

47.02

42.77

23.46

13.65

剧烈

0.04

2.63

11.77

17.19

10..33

8.15

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土壤侵蚀面积(hm2

【小题1】根据材料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微度侵蚀不断减少
B.高程小于300 m时土壤侵蚀面积最大,450~500m 的侵蚀面积最小
C.轻度以上土壤侵蚀先增加后减少
D.300~400m的区域为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区域,应作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
【小题2】关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分配均匀B.土质疏松,直立性强,易被侵蚀
C.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地表侵蚀强烈D.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
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
知识点: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我国南方地区的河流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依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成语“泾渭分明”源自《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混混其泄”。由于含沙量不同,泾河渭河在汇合处,会出现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景观。但泾渭清浊是在不断变化的,甚至“泾渭分明”的现象在某些时候都已经不明显了。



(1)渭河、泾河都属于黄河水系,两条河汇合后在黄河_____(上游/中游/下游)地区注入干流,这个地区也是我国______(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全程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历史早期由于植被覆盖率高,泾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人类活动加剧,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黄土高原出现了严重的______(环境问题),地表变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泾河含沙量经历了由______(大/小)变______(大/小)的过程。相同的环境问题也导致了渭河含沙量增大,河水变浑浊。治理泾河、渭河流域环境问题的合理措施是______。(单项选择)
A.依靠科技力量,改变土质特点       B.增加牲畜数量,大力发展畜牧业
C.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3)该地区某贫困县依靠“红色苹果、绿色生态、黄色瀑布”,三措并举发展特色经济,已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关于当地发展措施,正确的是_____(双项选择)。
A.气候高寒,适宜种植苹果B.陡坡发展粮食种植,治理水土流失
C.利用黄色瀑布发展旅游业D.林草面积增加,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4)为了让子孙后代永享绿水青山,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请从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两条合理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