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B阶段美国对华政策有何变化?

材料二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美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对外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三   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后为《纽约时报》撰文,题为《中国的崛起不等于美国的衰败》,认为中国的成功只会使美国更加繁荣。

2012年新年伊始,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五次点名批评中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指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摘编自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
19-20九年级·安徽·自主招生
知识点:中美关系正常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班同学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研究主题:中美关系历史回眸。

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1949~1972》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具体做法(不得摘抄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材料二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美国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第二小组研究主题:中美关系现实研究。

材料四 习近平2012年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


(3)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请你说说中美两国应构建怎样的双边关系。
在近现代史上,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材料二: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12年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
——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
(1)“中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害者”。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华盛顿会议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写出这一宣言的名称。并指出各国共同签署这一宣言的目的何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美关系友好发展的重大意义何在?
(4)综合以上材料,面对“中美应构建一种怎样的外交关系”这一问题,向中美领导人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已经实现从外交大国到外交强国的转变,赢得世界的赞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临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列举两例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年代尺



(2)写出材料二中年代尺上的A、B处的历史事件。从A到B体现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产生的作用。

材料四   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依据材料四,概括说出中国为推动建设和平繁荣世界,为世界发展提出了什么“中国方案”?结合所学,当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呈现出怎样的布局特点。
(5)综合上述外交大事,请你说说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