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选择题-单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50
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评价其一生功过是非,需要用其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在评价前必须通过史料搜集或阅读教材尽可能全面获取信息,包括其生活时代、国别,人物活动(事迹)思想、言论等,评价时一定坚持全面观点,即“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即看其行为思想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解决当时主要矛盾)是否符合人民群众(长远)利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请根据以上提示判断,下列哪些内容可以用来评价秦始皇?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③为巩固统一,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残暴统治,制定残酷的刑法,广建宫殿陵墓
⑤任用商鞅主持变法,达到了使秦国的富国强兵之目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19-20九年级上·山东·期末
知识点:秦朝的建立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纵论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一般解题思路:先简要概括,再分别结合史实辩证论证其功过表现与影响(以史为重,史论结合),最后总评。要坚持

一分为二的原则。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成功与失败、优点与缺点……杰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而在评价杰出人物时也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辨证的分析。

时代性原则。这一原则就是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要将其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代。不能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现在的时代要求去苛求古人。

材料一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材料二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   有人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依据以上材料信息,以本学期历史课程中的史实为论点,自拟题目,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结构完整。

法治见证文明进程,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的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

——(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后,国王是被议会“邀请”前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而在政治领域中,君权衰落、议会权力的增长则是这段时期一个总的发展趋势。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对一些政治行为也有不同的评价。经过光荣革命,国王被赶走,新国王在种种条件限制下登上王位,于是在人们的思想里,判断一个人的政治行为,已经不是看他们对国王个人的态度,而是看他们对国家的态度了。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1791~1920年)

材料四

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马克思说,这部“起源于法国革命”的法典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法典”。恩格斯也说,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正由于法典具有典型性,因此它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当时和后世,许多国家在制定民法典时,都是以它为蓝本的。

——刘宗绪主编《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查士丁尼为什么要编纂法典?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述是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下社会政治观念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1787年美国宪法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名字。
(4)根据材料四,概括《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