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86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孽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窄)。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企及)也。

——汪士铎《亿丙日记》(1853~1856)

(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   (1919年,5月8日)读报载北京学界事,但觉感情愤兴,恨不躬逢其盛(5月17日的日记中有如下传单)呜呼青岛!呜呼我中国未来的前途,贪得无厌的日本人,没有一天忘记我这地大物博的中华民国(6月)代英所觉为重要之事,在唤醒工商界及多数平民。此其方法(一)用报纸发表时事,以有系统之叙述,使工商界及平民,知有国家而爱之。(二)辅进平民思潮,(支持)平民商会及其他平民活动。

——《恽代英日记》

(注∶恽代英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

材料三   (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这,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1)阅读材料一,根据汪士铎的官职和日记中的描述,概括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北京学界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概括材料中恽代英所列举的爱国方法。
(3)材料三让蒋介石“心神哀痛”的原因是什么?从1931年到1937年,材料中反映蒋介石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儿则材料,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日记在历史研究中有何价值。
19-20八年级上·广东中山·期末
知识点:太平天国的兴衰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青年,责任与担当
【爱国与责任——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材料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的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依据材料,推断该宣言发表的背景?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请你用材料中的一句话证明此观点。
【理想与信念——抗战家书:袁国平致侄书摘录】

振鹏贤侄如见:

……你应告诉家里,中国抗战前途很好,最后定可战胜日本,只不过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因目前敌之主要进攻方向是西北和西南,故长沙危而复安,宝庆更无问题。……前方并不危险,请祖母大人放心,因为日本鬼子并不那样可怕,只要会打仗,敌人的飞机大炮都是有办法对付的,一年多我们在大江南北,共打了贰佰廿多次的仗,都是胜利的,有了这一年打鬼子的经验,我们以后更有自信了。

此刻我身无分文,无法帮助家里,因为我们都是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民族服务的。请家里不要想将来的生活怎么办,因为中国正在大的变动之中,中国抗战成功,不愁无饭吃;抗战不幸失败,则大家都当亡国奴。

工作太忙了,不然我也想回家看一看,还是抗战成功再与你们欢聚吧!此祝努力学习!醉涵字

——九三八年十二月


【注:该家书作者袁国平,时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1年牺牲时年仅35岁。
(3)1938年是中国抗战比较艰难的时期,作者在家书中对抗战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决心?体现了什么精神?
【奉献与担当——归国科学家】

1999年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部分科学家资料)

姓名

国外学习、工作经历

回国时间(年龄)

回国后的研究成果

邓稼先

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0年(26岁)

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等

程开甲

1948年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32岁)

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等

朱光亚

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0年(26岁)

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等


(4)阅读表格材料,说说这些科学家有哪些共同点?
(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出这些科学家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我国发展的意义。
【创新与使命——青年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讲到: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6)综合以上所有材料,请你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哪些努力?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没有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思想上的解放,中国就不会有真正的发展和进步,更加不会一步步取得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经过洋务运动的努力,虽然远未成功,但却给中国的近代化,尤其是工业化,打下了一个薄薄的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实现近代化的经验……当然,洋务运动,包括后来中国近代化的缓慢步伐带给中国的近代工业基础毕竟是太薄弱了……应该由近代化过程担负的改造整个社会面貌的历史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李德征《中外学者对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关系的几点看法》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 (1919年5月8日)读报载北京学界事,但觉感情愤兴,恨不躬逢其盛……(6月)代英所觉为之事,在唤醒工商界及多数平民。此其方法……(一)用报纸发表时事,以有系统之叙述,使工商界及平民知有国家而爱之。(二)辅进平民思潮,(支持)平民商会及其他平民活动。

——《恽代英日记》(注:恽代英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

材料四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出洋务运动“历史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的原因。
(2)为了“内部改变”“清代中国”,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相继领导了谋求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变革运动。请写出这两场运动的名称。
(3)据材料三指出“北京学界事”在唤醒哪些阶层奋起斗争?概括材料三中恽代英所列举的爱国方法。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表现。列举中国民众万众一心抗战的事例?(至少两例)
每个时代,青年人都有着其责任与担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爱国与责任——五四青年】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的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理想与信念——抗战青年】

材料二   振鹏贤侄如见:你应告诉家里,中国抗战前途很好,最后定可战胜日本,只不过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因目前敌之主要进攻方向是西北和西南,故长沙危而复安,宝庆更无问题。前方并不危险,请祖母大人放心,因为日本鬼子并不那样可怕,只要会打仗,敌人的飞机大炮都是有办法对付的,一年多我们在大江南北,共打了贰佰廿多次的仗,都是胜利的,有了这一年打鬼子的经验,我们以后就更有自信了。此刻我身无分文,无法帮助家里,因为我们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民族服务的。请家里不要想将来的生活怎么办,因为中国正在大的变动之中,中国抗战成功,不愁无饭吃;抗战不幸失败,则大家都当亡国奴。工作太忙了,不然我也想回家看一看,还是抗战成功再与你们欢聚吧!此祝努力学习!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


(注:该家书作者袁国平,时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1年牺牲时年仅35岁。)
【奉献与担当——归国科学家】

材料三   1999年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下表是部分科学家的资料。

姓名国外学习工作经历回国时间
(年龄)
回国后的研究成果
邓稼先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
26岁)
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等
程开甲1948年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
32岁)
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
朱光亚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
26岁)
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等
(1)依据材料一,推断《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发表的背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请你用材料中的一句话证明此观点。
(2)材料二所示抗战家书写于1938年。作者在家书中对抗战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决心?这封家书体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3)根据材料三,指出表格中科学家有哪些共同点?他们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我国有何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