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9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的图片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材料二   ……在外力冲击刺激下,中国内部变革的因素急剧扩大,中国扩大器物层面的变化,即从“中华世界中心主义”,转而向西洋学习先进科技……紧接着从器物层次的变革演进到制度变革层次……在这过程中,和平改良与暴力革命同时并存……又有先进分子发动思想革命,由政治制度改革的层次演进到思想价值层面的变革。

——高华《历史学的境界》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材料三   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夏斐、汪晓清《武汉赋


(3)材料三涉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4)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你有何感悟?
19-20八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戊戌变法的经过武昌起义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代化探索之路。

材料一   洋务运动简表

时间

主要内容

成果名称

代表人物

19 世纪60-90 年代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中央: 奕䜣
地方: ③

创办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

北洋舰队

创办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

材料二

康有为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孙中山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立民国政府……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       休戚与共, 患难相救, 同心同德, 以卫国保种自任。

材料三   《新青年》1920年9月前后刊登文章数量统计(篇)

类别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后 (篇)

①思想启蒙

65

2

②文学

39

10

③科学社会主义

1

79

④小说

34

15

⑤新诗

140

101

⑥俄国研究

4

41

材料四   在外力冲击刺激下,中国内部变革的因素急剧扩大,从“中华世界中心主义”,转而向西洋学习先进科技……紧接着从器物层次的变革演进到制度变革层次……又有先进分子发动思想革命,由政治制度改革的层次演进到思想价值层面的变革。


(1)将材料一表格补充完整。结合所学,说说洋务运动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比较康有为和孙中山主张的异同。
(3)依据材料三,指出在1920年9月后《新青年》杂志刊登文章数量增长的是      。(填序号)从国际和国内角度分析其增长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将下列中国近代探索过程补充完整。结合所学,说说这条探索道路发展的特点。
中华世界中心主义                                          
近代化探索之路。

材料一   洋务运动简表

时间主要内容成果名称代表人物
19世纪6090年代江南制造总局中央:奕䜣
地方:③
创办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
北洋舰队

京师同文馆


(1)将材料一补充完整。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洋务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皆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今者由平民革命建立国民政府,…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休戚与共,患难相救,同心同德,以保种自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孙中山主张的异同。

材料三   《新青年》19209月前后刊登文章的数量统计(篇)

类别19209月前(篇)19209月后(篇)
①思想启蒙652
②文学3910
③科学社会主义179
④小说3415
⑤新诗140101
⑥俄国研究441

(3)依据材料三、指出1920年9月以后《新青年》杂志刊登文章数量增长的是____。(填序号)从国际和国内角度分析其增长的原因。

材料四   在外力的冲击刺激下,中国内部变革的因素,急剧扩大,从“中华世界中心主义”,转而向西洋学习先进科技,…紧接着从器物层次的变革演进到制度层次…,又有先进分子发动思想革命,由政治制度改革的层次演进到思想价值层面的变革。

——摘编自《历史学的境界》


(4)依据材料四、将下列中国近代探索过程补充完整。
中华世界中心主义→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近代世界的大门,成为第一个近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近代化的方向前进。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已经过去。……建国后我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整理自《中国历史》教科书八(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精神、制度、器物三方面概括说明英国怎样率先敲开了通向近代世界的大门的?
(2)材料二中提及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二,造成中国近代化“急促而又悲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三说明建国后我国现代化进程取得重大成绩的原因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现代化建设应如何进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