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30
【快速发展起来的科技】

材料一: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有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1958年,科学家邓稼先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后来许多著名科学家同心协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攻破一道道难关,终于为祖国点燃了那饱含我国科学家智慧和力量的神奇之火。

材料三:863计划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取得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极大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1)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说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这种情况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发生改变的?
(2)新中国的第一辆载重汽车是由哪家公司制造的?除汽车、飞机、拖拉机外,新中国在这一时期还取得了怎样的骄人成绩?(至少写出三项)
(3)材料二中的“神奇之火”指的什么?在此后的十年间,我国在这一领域又取得哪些突破?
(4)读材料三,结合前两则材料,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8-19八年级下·湖北襄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两弹一星”航天事业的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摘自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下

材料二我国“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苏联帮助设计的以156个建设项目为带心的,由694个大中型工业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1956-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交通、水利、国防事业也取得重大成就;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摘编自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下


(1)根据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如何?为此制定了什么规划?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我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哪一区域?列举两项在交通运输方面取得的成就。
(3)材料三中提到的“弯路”指的是什么?这一时期(1956-1966年)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其代表性成就是什么?
(4)你认为新中国前30年的经济建设成就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和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摘自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使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同时,农业基本建设和运输建设都取得很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摘自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什么样的经济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制定实施了什么重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