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5
历史是一门有益、有趣的学科,学会恰当的方法,将会使学习事半功倍。
方法1:学会看历史地图
下面《战国形势图》来自于教科书,王老师对其进行了处理,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对应的是“战国七雄”中的四个大国和周王城。王老师请你结合图例来辨别: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利用时间轴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结合所学,完成夏-秦时空线索的梳理。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方法3: 学会从文字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史记·陈涉世家》


看材料应先看“出处”:材料一出自《史记》,它的作者是史学家司马迁;
再看内容:材料中的“二世”指的是秦二世,他的这一称谓源自秦始皇创立的____________制度;材料记录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所学可知,此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方法4:学会考察历史遗迹
四中考古社的同学们考察了西城区的蓟城遗址、延庆县的山戎文化陈列馆和密云县的渔阳郡、县政府治所遗址,收集了相关资料,其中有:

①周武王封黄帝后裔于蓟,封召公奭于燕。蓟灭亡后归入燕国。燕国随后迁都薊城。

②春秋战国山戎族墓葬群,既有民族特色文物,还有体现燕国和中原文化的器物遗存。

③“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为雪前耻,也为争取霸主地位,“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

④战国时,秦国灭燕。秦汉时期的渔阳郡、县政府治所都在渔阳城。


同学们把上述材料整理在了如下表格中。请你从材料中选择两项,概括一个主题,并简要阐明理由,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材料可重复使用)
主题序号理由
②③燕、齐与山戎之间产生了碰撞与交流
制度沿革①④
社会动荡齐桓公救燕争霸;秦国灭燕

19-20七年级上·北京西城·期中
知识点:七雄初立秦朝的建立陈胜吴广起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班同学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对北京地区的历史遗迹进行了考察探究。
【动荡之际沿革探究】

第一组同学查阅了西城区的蓟城遗址、延庆县的山戎文化陈列馆和密云县的渔阳郡、县政府治所遗址的相关资料,其中有:

①周武王封黄帝后裔于蓟,封召公奭于燕。蓟灭亡后归入燕国。燕国随后迁都蓟城。

②春秋战国山戎族墓葬群,既有民族特色文物,还有体现燕国和中原文化的器物遗存。

③“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为雪前耻,也为争取霸主地位,“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

④战国时,秦国灭燕。秦汉时期的渔阳郡、县政府治所都在渔阳城。


(1)完成表格:从材料中选择两项,概括一个主题,并简要阐明理由。

主题序号理由
②③燕、齐与山戎之间产生了碰撞与交流
制度沿革①④
社会动荡齐桓公救燕争霸;秦国灭燕


【王朝气度文物透视】

第二组同学来到位于丰台区的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这里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


(2)依据材料,指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结合所学说出这些措施的作用。
【流芳千古文化考察】

第三组的一位同学在参观了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之后,写下了如下感想:

孔庙是中国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先行者。他“有教无类”地广收弟子,不像过去的官学有门第的要求。他一生弟子众多,其中颜渊、子张等都出身寒门。在教学中,他注重总结教育规律。他倡导的“因材施教”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和孔庙相连的国子监,作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过外国留学生。孔子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3)依据材料,归纳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4)请结合自己的感悟,用一两句话向游客介绍一下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特色。
同学们,历史学科是你进入初中后接触的一门新的学科。历史学是一门关于时间的学问,学好了历史,会帮助你拓展认识人生和社会的一个新维度。请利用你学习的历史知识,完成以下四个闯关任务。
【任务一对号入座】

材料一   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文献史料(文字资料、口传资料、口述史料)。

——庞卓恒《史学概论》



(1)依据材料一,将上述资料按要求分类。(填序号即可)
属于实物史料范畴:________;属于文献史料范畴:________;属于非史料范畴:_______
【任务二归纳概括】

材料二   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其中,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中国原始社会史》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哪些特点?(答1点即可)
【任务三分析论证】

材料三   《燕国历史大事年表》(简表)

时间在位事件
约公元前1045姬奭周武王封弟召公奭于燕。因召公留辅周室,令其子克就封。
约公元前1042姬克克在燕都就任,为燕国第一代君主。
公元前663燕庄公山戎入侵燕国,燕庄公向齐国求援。齐桓公亲征山戎救燕,燕庄公对齐桓公非常感激。
公元前373燕后简公燕、齐于林营交战,燕胜齐败。
公元前323燕易王燕易公称王,是为易王。
公元前222燕王喜秦拔辽东,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
(3)燕国的历史见证了周朝的兴衰。请结合所学,依照示例,在材料三中任选两个历史事件,并探究背后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对应准确,答出任意两个即可)
【示例】“燕、齐于林营交战,燕胜齐败”,见证了战国兼并的历史现象。
【任务四探究辨析】

材料四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材料四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