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8 组卷66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四   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材料三中又是如何评价这次变法的?
(3)根据材料四,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4)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17-18七年级上·全国·期末
知识点:铁犁牛耕的使用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