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摘自《习近平时代》


(1)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大改造”指什么?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2012年为24565元;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人均纯收入134元,2012年为7917元,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仅居世界第十位。2012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摘自国家统计局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材料三   1989年5月17日,戈尔巴乔夫在北京举行记者会时,曾有记者就苏联的改革相继提问,他回答:“苏联首先解决的是迫切的经济问题。当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时发现,问题比我们预想的要深刻得多,不改革政治,就不可能解决经济问题,因此我们着手政治改革。”

——1989年戈尔巴乔夫在北京答记者问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果如何?

材料四   在邓小平看来,“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4)材料四中“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什么?
(5)综上所述,中苏两国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2019·云南红河·二模
知识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召开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华诞。9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伟业,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光荣岁月,追寻其永恒的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到: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从1901年到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1921年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升出一片光明。(如下图所示)

(1)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如何理解1901年中国历史沉入“谷底”和1921年中国历史开始“上升”?

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民主好处多……”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材料二中提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2012年为24565元。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人均纯收入134元,2012年为7917元。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仅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动员令。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4)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九十多年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以达到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共一大会址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升起,高高飘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2012年为24565元.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人均纯收入134元.2012年为7917元,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仅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摘自国家统计局统计报告
材料四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2)材料二中《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谁?为什么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认识。
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主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

材料二: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了一种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

材材料三: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就农村问题发表重要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开后,一些适应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邓小平扭转了乾坤》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中共十四大报告

材料五: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作了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材料六“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人决定走一条怎样的“相反的道路”?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革命走这样一条道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被称为“创举”的是哪一政策?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三中的“包产到户”是指在农村推行的哪一项改革措施?“包产到户”最早在哪里实践?根据材料四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是在哪一年首次提出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3)在哪一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什么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六指出在建党一百周年和建国一百周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什么?请从中共的角度分析祖国日益强大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