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

—摘自《新课程历史学习报》

材料三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该事件后俄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反受其害”?
(3)材料三中,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实施了什么政策? 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4)根据材料四所述,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罗斯福新政显著特点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俄国和美国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8-19九年级下·甘肃白银·阶段练习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改革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九国公约》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探究大国崛起的过程,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材料一 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1856年6月,林肯在一次演说中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三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这次“社会改革”后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为阻止联邦分裂,林肯领导美国人民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请举出林肯在战争中颁布或发表的重要文件(一例)。
(3)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实施了什么政策?
(4)根据材料四所述,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中“新长征”的含义是什么?为了加快“新长征”的步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

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三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亿美元,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1)材料一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华盛顿会议对国际局势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实施了什么政策?指出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
(3)材料三中的《联邦紧急救济法》是在美国历史上哪一场改革中颁布的?这场改革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们实现“强国梦”有哪些启示?
追溯俄罗斯和美国它们的发展历程,有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材料一: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1856年6月,林肯在一次演说中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三: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这次“社会改革”后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为阻止联邦分裂,林肯领导美国人民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请举出林肯在战争中颁布或发表的重要文件(1例)。
(3)材料三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什么?
(4)根据材料四所述,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俄国和美国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