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4
某校七年级(2)班开展关于“唐朝的繁荣与开放”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
任务一【赏析图片】

(1)上图的画作是阎立本的作品,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__________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反映了唐与______(民族)的友好关系。
任务二【看图学史】

(2)图中的A、B路线分别反映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他们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B路线要经过历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
(4)唐朝对外交往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出现这种盛况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三【分析历史】
(5)“用事实说话”,请你分别列举一则史实来证明以下观点。
①治世、盛世:
②先进生产工具:
③科技发达:
(6)文学艺术是一定现实生活的反映。下面的唐诗分别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唐朝的“盛“衰”。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
——杜甫《忆昔》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任务四【感悟历史】
(7)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此次探究,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18-19七年级下·山西运城·期末
知识点:贞观之治盛世经济的繁荣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校七年级(12)班的同学以“历史上的隋唐”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隋唐政治】

材料一



(1)图 A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是什么?   
【隋唐经济】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二所示为唐朝时期出现的两种新农 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这两种新农具有何作用?   
【隋唐民族关系】

材料三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摘编自《旧唐书》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唐朝和吐蕃之间发生的哪一事件? 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确立这种亲戚关系所依据的相关史实是什么?   
【隋唐对外关系】

材料四唐朝对外交往

遣唐使是指派往唐朝的使节,朝贡唐朝 的外国使节俱可称作“遣唐使”。在唐王朝存 续的 7 世纪前期至10世纪初期,高句丽派出的遣唐使共 24 次,百济 25 次,新罗 178 次。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19 次遣唐使,实际成行 16 次,名副其实的有 12 次。


(4)材料四图中向西和向东的路线分别是唐朝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对外交往路线,请写出两位人物的事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的远行反映了唐朝怎样的外交特点?
探究一.七年级(2)班的同学以“盛唐气象”为主题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也一起参加,共同感受唐朝社会的状况吧!
【表格中的唐朝】
类别具体表现
农业方面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③重视兴修水利。

手工业方面
纺织业品种繁多,尤其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

陶瓷业
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A(   
的青瓷如冰如玉,B (   )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商业方面
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1)将表格中的A和B两处填充完整,并举例说明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的表现。
(2)通过阅读上述表格,你可以了解到唐朝社会的哪一气象?
【名画中的唐朝

(3)这幅名画是谁的作品?该画家的作品有何特点?
(4)这幅名画中的帝王在接见吐蕃使者后采取了什么举措?这一举措表明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实行什么政策?
【文物中的唐朝】

(5)上面文物中的妇女的衣着告诉我们唐朝社会风气具有怎样的特点?
【诗歌中的唐朝】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6)杜甫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社会状况?读杜甫的诗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因此,杜甫的诗被人们称为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