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6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于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集中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在和约上字”等口号。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   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1)材料一中“媾和会议”是指什么会议?为何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从材料二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2019·贵州黔西·中考真题
知识点:五四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抗议,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等要求……并于5月6日申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3000多爱国学生在天安门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

——摘编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五四爱国运动遍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在运动中,各地组织了学生、教职员、工商界、妇女界等群众,共同组成各界联合会。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又先后成立了全国性的群众组织——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全国各界联合会。由于各界群众的联合行动,这场运动获得了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四   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多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飞壮山河,声震寰宇!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多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1)材料一中“媾和会议”是指什么会议?为何中国代表团认为该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不公道?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从材料二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全面体现其性质?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概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4)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材料四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9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8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