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4 组卷20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大事


材料二   从“烂泥地”到“领头羊”,28年时间,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元增长到965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0亿元增长到3938亿元;更重要的,通过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初步形成了与国际通行规则接机的发展软环境,触碰了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案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对外开放历程中的相关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认为上海的发展体现了什么精神?
18-19八年级下·河南郑州·期末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二   从“烂泥地”到“领头羊”,28年时间,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元增长到965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0亿元增长到3938亿元;更重要的,通过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初步形成了与

国际通行规则接机的发展软环境,触碰了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案例。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威胁和挑战。对中国来讲,亦是如此。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星系中一颗耀眼的新星。各国纷纷加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当然中国也是其中的一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可以肯定,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最早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哪两个省份?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请你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小岗村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

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这一做法,在中央的支持下和倡导下,成为全国推广的农业生产制度。

——摘编自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相关史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全国推广的农业生产制度”的名称及其作用。

材料二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而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因循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20世纪8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仅限于国家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可以说,这种改革还是企业外部的,而不是企业内里的。而进入90年代后,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则是深入到了企业内部,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摘编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内容的变化。

材料三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再次发出扩大开放的时代声音。从“烂泥地”到“领头羊”,28年时间,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元增长到965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0亿元增长到3938亿元;更重要的,通过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初步形成了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发展软环境,触碰了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案例。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4月23日)

(3)根据材料三,归纳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

材料四   下图为1985年邓小平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的封面。

   

(4)请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四中的周刊写一段邓小平当选的理由。
“百年中国看上海”。在近现代,上海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自鸦片战争后,从一个普通的滨海县城一跃成为近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更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外资进入上海,并催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部门,中国人自办的近代企业也在此出现。随着近代工业在上海的兴起与发展,一个崭新的劳动阶层——工人在上海开始形成,从而为未来的革命提供了新的社会基础。

——苏智良、江文君《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

材料四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的抵制日货运动,上海华商纱厂盈利迅速提高,并出现了建立新厂、增加设备的热潮,形成了中国棉织业发展史上的所谓“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华商烟厂、火柴厂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据统计,1919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到104家,超过历年最好水平。其中注册的工业公司在1919年为65家,资金44728300元,也是亘古未有。

——摘编自李宗超《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理性与非理性》

材料五   近代以来,上海成功地沟通了欧美这一外洋贸易与中国大陆广阔市场这一内向贸易扇面。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再次发出扩大开放的时代声音。从“烂泥地”到“领头羊”,28年时间,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元增长到965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0亿元增长到3938亿元;更重要的,通过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初步形成了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发展软环境,触碰了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案例。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4月23日)


请回答: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幅图片与上海的关系。
(2)据材料二,分析上海城市在1895年前后有哪些变化?
(3)材料三中的出现的“社会基础”指什么?对五四运动有何影响?
(4)据材料四,概括“五四”运动期间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及主要原因。
(5)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概括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及其反映的改革开放精神。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