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台湾人士时,首次指出:台湾不搞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不变,外国资本不动,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是“一国两制”最早的一次。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时指出:“我们对香港问题……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1995年,世界著名杂志《财富》推出了一个触目惊心封面专题——“香港之死”。


“啊,我们错了”,“在1997年7月1日回归后的10年,香港离完蛋还很远,而且并没有死掉”,“这座城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充满活力”。

——摘编自《财富》

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城市”。



(1)结合材料一思考,“一国两制”最早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是谁提出来的?这一构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了邓小平怎样的立场?他坚持这一立场的根本保障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香港和澳门在回归后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和谐了,这说明了什么?
17-18八年级下·四川南充·期末
知识点:“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同志在1982924日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我们对香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材料二   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表示,早在19846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并对爱国者提出三个标准: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只有坚持“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才能维护好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才能落实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才能确保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切实解决好目前香港社会存在的各种深层次问题。

——《人民日报》(2021220日)

材料三   《望大陆》是辛亥革命元老、教育家、爱国诗人于右任晚年在台湾所写的诗1。“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了解决香港问题,中国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提出这一构想的是谁?
(2)根据材料二回答,当前解决好香港问题须要坚持什么原则?
(3)根据材料三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5年6月25日,世界著名杂志《财富》发表封面文章《香港之死》(如下)。预言香港主权移交回中国后,它将会衰落。


材料二:2007年7月9日《财富》杂志发表文章《呦,香港根本死不了》承认此前的报道判断失误:“啊,我们错了”,“在1997年7月1日回归后的10年,香港离完蛋还很远,而且并没有死掉”,“这座城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充满活力”。”

——摘自网络

材料三:70年来,我们秉持求同有异精神,推动两岸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九二共识”,开启两岸协商谈判,推进两岸政党党际交流,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2019年1月2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台湾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岸的未来就是要追求统一,既是为台湾的未来,两岸的未来,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自搜狐网

(1)材料一中,中国收回香港主权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2)材料二表明香港在回归后更加繁荣,这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指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海峡两岸关系的愿景有怎样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