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1017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瑞典人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到1896年,他的公司分布于二十个国家,年产值约值一亿瑞典克朗。他致力于和平运动,认为“只要从技术方面使炸药的威力发挥到最高峰,炸药本身便能抑止战争。”但是,炸药却造成更大的战争伤亡。根据他的遗嘱,诺贝尔的大部分财产被用来设立一个奖励基金,每年授予“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诺贝尔奖。

——改编自南方网《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生平》

材料三   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年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日本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同时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同时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2019年2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8年1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海路航线最远到达哪里?宋朝为管理海外贸易设置了什么机构?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哪一项新的科技发明?这项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诺贝尔的发明属于哪一新兴工业部门的成果?举出同时期的另一项重要发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形成了哪一政治格局?根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从材料四的图1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根据材料四中的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2019·广东深圳·中考真题
知识点:海外贸易的兴盛(宋)指南针发明与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现和发明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科技改善民生】

材料一

图一《齐民要术》书影 图二《农政全书》书影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科技改变世界】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典籍是我国古代哪一领域的科技巨著。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生产经验?你如何评价《齐民要术》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①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在诺曼底则达90%)。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②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年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日本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同时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同时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2)依据材料二的①,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的②中“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形成了哪一政治格局?依据材料分析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科技成就梦想】

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制定了高科技发展规划。……经过不懈努力,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指出未来要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10个领域里取得突破性发展,其中5G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发展的重点。

(3)根据材料三、列举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至少二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实现科技强国梦的途径。
纵观历史,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文明在文化领域到了宋朝达到顶峰,尤其是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的进展。”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也说:“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些发明的力量、功效和结果,因为这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1)材料一中宋代的“这些大发明”有哪些?任举一例说明其是如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材料二   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匹马力的蒸汽机,依靠1700多万枚机械化纺锤,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挖掘了数量达5000万吨的原煤……英国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它生产的生铁占世界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英国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工厂”。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时代:1789——1848》


(2)材料二中大量原煤的挖掘与这场革命中的哪项发明有关?它对人类社会进程有何影响?

材料三   19 世纪70 年代开始的这场革命,使我们已经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遥望天空,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最显著的成就。这场革命中出现的汽车、飞机是以什么为动力?

材料四   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年纪50年代后期和60 年代,日本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同时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同时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形成了哪一政治格局?根据材料四,分析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五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新一轮科技革命是在什么背景下展开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