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19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在1914年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举行了军事演习,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图二事件的爆发标志着什么?

材料二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同学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摘自2017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上册


(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材料三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3)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在二战中发挥的国际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   “冷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刘金质《冷战史》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达到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

材料五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摘自2017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下册


(5)依据材料指出中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是什么?
2019·山东泰安·中考真题
知识点:五四运动一战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冷战政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丘吉尔曾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狭序。

——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四: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蠃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运动的先锋是什么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当今世界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4)根据材料四,说明中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是什么?举两例说明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维新派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复兴打开了闸门。

——《复兴之路》解说词


(1)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回答,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复兴“打开了闸门”?

材料二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同学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摘自2017年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上册


(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材料三   某校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题探究活动中制作了下面的主题卡片。



(3)材料中的主题卡片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_______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则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侵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促成了_______的和平解决。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区军民英勇作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历史(必修I)》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_______”处应该填写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解放区军民英勇作战”,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015·湖南常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性战争,同时也引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什么?“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2分﹚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于哪一年?为打败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在政治上、军事上进行了一系列合作,试各举一例加以说明。﹙3分﹚
(3)阅读下列材料: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举出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境内的三例重大战役。﹙3分﹚
(4)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请你概述日本军国主义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3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