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6
体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苏联篇】

材料一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美国篇】

材料二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日本篇】

材料三   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当时,一个外籍专家的月薪最高可以达到两千日元,是明治政府高官的三倍多。……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容:“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大国崛起日本篇》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青年哈默能够获得莫斯科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政治和经济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共同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学习西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2019·湖南永州·三模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体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篇】

材料一: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美国篇】

材料二: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日本篇】

材料三: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和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当时,一个外籍专家的月薪最高可以达到两千日元,是明治政府高官的三倍多。……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容:“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大国崛起日本篇》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学习西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综上所述,归纳促进体制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主要因素。

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

(1)材料一中“失败”指的是什么?“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在中国后来转化成了怎样的实际行动?

材料二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煤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

——《大国崛起》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学习西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三1851年和,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这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3)请说出材料三中,在以上年代发生的革命运动名称及其领导人。

材料四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从I921年至I926年,苏俄(联)政府与外国资本家签订了144项租让合同,1924年至,925年,苏俄(联)从租让企业得到收入为680万卢布。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解说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哈默为什么可以在俄国获得石棉矿的经营权?此时期苏俄(联)的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材料五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实现独立以来美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

(6)综上所述,归纳促进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主要因素。

社会变革
【英国篇】

材料一: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日本篇】

材料二: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学习西方突出体现了什么口号?
【苏联篇】

材料三: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从1921年至1926年,苏联政府与外国资本家签订了144项租让合同,1924年至1925年,苏联从租让企业得到收入为680万卢布。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解说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哈默为什么可以在俄国获得石棉矿的经营权?新经济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美国篇】

材料四: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现独立以来在制度政策方面创新的具体表现?
【中国篇】

材料五:“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政府在这次全会上是如何调整“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
(6)综上所述,归纳促进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主要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