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材料一: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1)从近代化的角度解释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的含义。举一例说明洋务运动为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个晚清时期导致近代中国“沉沦”的不平等条约。
(3)依据所学知识,写出1901年到1920年间使近代中国“上升”的一次民主革命运动和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019·江苏徐州·三模
知识点:辛丑条约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自己的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从1901年到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1921年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二: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美国《时代周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的角度来说,请问“沉沦”指的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沉沦”?1921年发生的什么事件使中国历史开始“上升”?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走了怎样的革命道路?最终标志着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件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思考,哪一历史事件“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所走的民富国强道路指什么道路?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什么共同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
(2)指出“过渡期”资产阶级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
(3)结合材料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请举一例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发展历程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