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4

人类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探索在曲折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甚至是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材料三:农村改革由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根据这两 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问题一: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材料指出,当时,在“同 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什么事件?同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哪个国家实行的政策,明显模仿了苏联模式?通过模仿苏联,该国开创了怎样的新经济模式?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问题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哪项举措,做到了“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怎样的实效?其实质是什么?

问题三: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经济建设中,我们在探索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失误,请举一例进行说明。由四川和安徽两省牵头进行的农村改革,探索出怎样的成功经验?在对外开放的初期探索中,哪两个省份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共十四大,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怎样的改革方向?

2019·广东深圳·二模
知识点:大跃进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改革和恰当的政策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为此,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 ……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1868年开始,日本新政府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1)材料一中提到“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是指什么?材料一中的“上谕”开启了哪一运动?运动中出现的“新气象”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一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西方经济的崩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为应对“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该政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


(3)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当今中国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怎么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控……到1926年时,工农业产量已达到1914年前的水平,人口也增加了800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19333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材料三   一个社会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进步,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要有先进的生产力,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和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工业化的发展进步。英国的《金融时报》曾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1)材料一中“改良主义的办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为了解决“最重大的首要任务”采取了哪一具体措施?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2001年”成为我国一个创业高潮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哪一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何时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封建专制统治,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封建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据材料二,写出中国“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名称。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一例。
(3)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四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
(5)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