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18
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国情与形势变化制定了合适的方针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1953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品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已经经历几大回合……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   4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摘编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否定“取浏阳直攻长沙”的原因是什么?“向农村进军”,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什么?为中国探索的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的实质。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改革模式”的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这种改革模式被推向全国后对农村发展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的“伟大飞跃”指的是什么?从这一“飞跃”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019·广东·一模
知识点: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近百年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国情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和制定了相应的方针政策,彰显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文家市会议”是在哪次起义过程中召开的?为什么说“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国务会议上的发言


(2)材料二中,我党在把“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程中有何创举?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大改造完成的重大意义。

材料三   40多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中国国土资源报》


(3)材料三中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这种模式被推向全国后对农村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4)材料四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这一伟大创举”是指什么?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革命和建设历史的回顾,您有何感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引领农村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发挥重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人民政府于1950——1952年发放的土地证



(1)材料一中,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得以颁发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什么?此次土地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1953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品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所采取的措施。这次调整前后,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   4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摘编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改革模式”的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

材料四   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庆典上,走过天安门城楼前的农民游行队伍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产承包好”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请你为本题拟写一个标题。
在近百年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国情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和制定了相 应的方针政策,彰显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国务会议上的发言


(1)材料一中,我党在把“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程中 的改造方式是什么?有何伟大创举?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大改造完成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40多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 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 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中国国土资源报》


(2)材料二中的农村改革模式是指什么?这种模式被推向全国后对农村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 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三并结合 所学知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 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