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50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图一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图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而且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这种责任制更加适合于我国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对当时的国家政局分别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吃大锅饭”指的是什么政策?这种“责任制”又指的是什么?二者成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还实行过哪些农业政策?请补充一例。综上探究,写出你的一点感悟。

2019·河南信阳·二模
知识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比重及其占有土地比例的变化


1950年(%)1954年(%)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高农、地主14.554.87.98.6
(1)观察材料一,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带来这一变化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摘编自《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当时为把农民“组织起来”中共中央采取的具体措施。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举措产生的积极影响。(任答两点)

材料三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使之更加适合我国农村的经济状况。

——1982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3)材料中的“生产责任制”指的是什么?最先开始这种责任制的地方是哪里?
(4)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改革的推进,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