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并发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选编自中国网


(1)为实现工业化,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三大改造的完成又使中国发生了怎样深刻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如下图。



(2)图一、图二中,为什么把数据变化的起始时间定位于1978年?图三中,为什么从1992年开始,全国私营企业户数得到了迅速增长?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励精图治,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使党和国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选编自八年级下册教材


(3)新时代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奋斗历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019·山东济南·一模
知识点:三大改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策引领】

材料一   1953年,我国开始了以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一年,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1)据材料一,“一化”是指什么?其建设的重点是什么?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何重要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指出“三改”基本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实践探索】

材料二下图是1953年~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况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材料三   1960年与1957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此例由5.7:4.3,变为7.8:2.2。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


(3)材料二中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暴露出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当时我国哪些运动所致?
(5)综上所述,从工业化建设的得失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策引领】

材料一 1953年,我国开始了以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一年,党正式提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1)据材料一,“一化”是指什么?结合上图,指出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两个方面的具体成就。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指出“三改”基本完成具有怎样的标志性意义?
【实践探索】

材料二 下表是1953年--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
粮食总产量166.83169.52183.94192.75195.05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3)材料二中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1960年与1957年相比,(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工业和农业产值此例由5.7:4.3,变为7.8:2.2。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


(4)材料三展现了当时工农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当时我国哪些运动所致?
(5)综上所述,从工业化建设的得失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