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5 组卷1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建国初期人们简陋的房屋                    图二:个性化装修的房间

材料二:很多城市出现花园式住宅,绿地面积达50%.在农村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大幅度增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富裕地区,农民普遍住上了楼房,安装了电话,配备了家用电脑,卫生设施也不断改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居民兴起“装修热”,表明“遮风避雨”的住房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

材料三:2007年,城镇居民人居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14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534亿元。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居民住房发生了哪些变化?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居民住房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人类未来居住的环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19·河南商丘·一模
知识点: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可持续发展衣食住行的变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1978—2000年我国居民收入情况表(单位:元)

年份1978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项目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62090.121622210225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45160.3542558546280
城乡储蓄存款余额210.6亿46789.8亿53407.5亿59621.8亿64332.4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在深圳蛇口工业区由一幅醒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穿着由单调的“灰蓝黑”转向讲究服装面料、花色、款式和品位,越来越倾向于舒适、高档、优美和个性化。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不但能“吃饱”,而且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交通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航线和高铁的增长都很快,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居民兴起了“装修热”,表明“遮风挡雨”的住房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


(1)材料一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指出人们的观念和物质生活发生的变化。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一之间的关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