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开始于哪一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制定于哪一年?此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文件?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哪部法律?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后,政协职能发生了怎样的转变?1982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什么?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什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17-18八年级下·四川巴中·期中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新中国70年法治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整体发展的历史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起步】

材料一:会议通过的具有根本大法性质的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文件,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具有根本大法性质的文件分为七章六十条,对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基本任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新中国各个方面的基本政策作了规定。从这些规定看,该文件在新中国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据白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宪法奠基】

材料二: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这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大事。它与此前的法律文件相比,它是中国法治历程中的一个伟大进步。

——据周永坤《五四宪法的得失与启示》

【法与时移】

材料三:表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进程大事记(部分)

年份事件
1982八二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十六字方针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1997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0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2020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标志着我国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

——据普通高中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会议通过的具有根本大法性质的文件”的名称。指出“该文件在新中国起临时宪法的作用”的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宪法的“进步”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