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222
对外开放是我国现行基本国策。这是以史为鉴的英明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在当时世界上有享有很高的声望。亚非许多国家的使节、商人、留学生、艺术家川流不息地涌向中国。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和到外国贸易的商人,也不绝于途。

——《新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中国历史》

材料三:乾隆帝在回复给英王要求通商的信函中写道:“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能有无。”


(1)唐朝当时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唐朝在当时世界上有享有很高的声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清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上述政策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危害?
18-19七年级下·湖南长沙·期末
知识点: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海外贸易的兴盛(宋)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国古代对外交往历史悠久,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图



(1)根据材料一图片人物,指出与图一、图二人物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此二人在当时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七下)


(2)材料二中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宋代有哪些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材料三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据其在游记中自述,他1271年自威尼斯出发,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了《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此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七下)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可·波罗到中国时的元朝皇帝是谁?

材料四   船队每到一国,就把中国出产的礼物赠送给国王,表示愿意建立友好关系,同时与各国进行和平贸易。远航后,亚非许多国家都先后派遣使节与明朝贸易。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古里等16国使臣和商人到南京,一次就达1200多人。这对于加强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和平友好往来及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何目的?

材料五   乾隆帝在回复给英王要求通商的信函中写道:“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七下)


(5)根据材料五乾隆帝的信函分析,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清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后果?
(6)通过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外交往的态度。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