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20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好象是在其内部深处正酝酿着巨大变化的一潭积水,鸦片战争则是投入了一块大石,由此不可避免地引起强烈的连锁反应,第一个条约的订立并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倒是一系列的难以预测的事件的开始。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材料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摘编自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等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第一个条约”是指哪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促使中国自然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1、图2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的内容?该运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领域发生了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17-18八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评价社会习俗的变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好像是在其内部深处正酝酿着巨大变化的一潭积水,鸦片战争则是投入了一块大石,由此不可避免地引起强烈的连锁反应,第一个条约的订立并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倒是一系列的难以预测的事件的开始。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名称。并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1925年作)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造成台湾和祖国母亲分离的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名称。

材料三   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3)材料三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场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哪些?
(5)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哪些启示?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概括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拳匪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这次运动曾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31~1945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至少两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说明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完成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