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8
会议是人类历史上解决重大问题的主要形式,对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会议彰显地位】

图1:巴黎和会会场                                   图2:开罗会议
(1)对比两次会议,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结合图1和图2,运用史实加以论证。
【会议力挽狂澜】

材料:“毛泽东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的指挥中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要吃饭、要睡觉,也不问是山地还是平原、河道……”

——《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天》


(2)有历史学者用“力挽狂澜”描述这次会议,请你说说理由。
【会议引领胜利】

图3:《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图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3)图3的会议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内在联系?
【会议酝酿新生】
(4)结合图四谈谈你对“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理解。
18-19九年级上·浙江台州·期末
知识点:遵义会议巴黎和会的召开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材料二:《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2007年新华网“十七大”特稿
材料三: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一年?“焕然一新”的事例有哪些?(列举20世纪20年代的2个事例)
(2)材料二中的“力挽狂澜”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在中共党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3)材料三中的这一报告是毛泽东在什么会议上所作?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会后为实现“光明的前途”中共与国民党进行了什么政治斗争?还发起了哪些重大战役?(举一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的关节点上》中写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关节点上。”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

材料三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四   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但随后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逐步形成了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一系列宝贵思想财富。这些精神力量,既为中国发展夯实信仰之基,展拓发展脉络;也为世界各国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1)材料一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请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的里程碑意义。
(2)材料二描述的“星火燎原”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力挽狂澜”和哪次会议有关?“灯塔指引”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哪一思想理论的指导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经过较量,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选择一种精神,说说其内涵。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