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1

社会主义运动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它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既取得过辉煌成就,也遇到过艰难曲折。

材料一


材料二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据周尚文 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等

(1)材料一中两幅图分别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l921~1925年苏俄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由于这一模式的弊端长期无法得到有效纠正,最终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了什么严重挫折?

(4)社会主义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史实给我们哪些启示?

19-20九年级上·山东东营·期末
知识点: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斯大林模式及启示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过重大成就,也遭遇了严重挫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生在1917年的这次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因为这次革命不仅仅影响到世界的历史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而且也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

——摘自(《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年版第303页)


(1)材料一中的“这次革命”是指在俄国发生的哪次革命?简述“这次革命”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2)根据材料二,指出维尔斯对苏联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据周尚文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等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
(4)从苏联的历史进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和日本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摘自《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现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治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据周尚文、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等


(1)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和日本各自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为什么会实施“新政”?根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新政“新”在什么地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负面影响。(从经济、政治两方面回答)。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