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47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中国古代各朝代统治者维护统治的一个重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1)秦朝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一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一提到的“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哪一商贸路线的开通有关?西汉政府设立什么机构,标志着今新躺地区开始隶属中火政权,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他们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上是怎样的?

材料三:《资治通鉴》卷140载:“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六月,乙亥,下诏:‘不得为北俗之语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


(4)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项主要措施?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2分〕
18-19七年级下·江西吉安·期末
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1)秦朝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一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为此,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筑的伟大建筑工程是什么?
(2)“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哪一商贸路线的开通有关?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的哪一机构,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他们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哪些民族开始迁入中原地区?这一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上是怎样的?

材料三: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汉时期,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在南方形成了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经过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逐渐可与北方媲美。


(5)两汉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的原因是什么?
(6)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7)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经济逐渐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
(9)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中国古代各朝代统治者维护统治的一个重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民族对垒】

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的“皇帝”“耗去大量的生命”完成的工程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民族交流】

材料二:读图:


   
(2)材料二图中的路线的我们后世称之为什么?西汉政府设立什么机构,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民族交融】

材料三:《资治通鉴》卷140载:“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六月,乙亥,下诏:‘不得为北俗之语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改革中的什么主要措施?

材料四: 白翠琴的《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汉族发展的影响》,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朝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汲取了边疆民族文化精神,极大丰富了自身的物质及精神文化。汉族的迁徙及融合使人口分布较前广泛、合理,与其他民族一起对恢复北方的社会经济和开发江南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上是怎样的?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