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9
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振兴民族】

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富强中国的系统主张。但是,他既没得到答复,也没能见到李鸿章。上书受挫使孙中山毅然抛弃改良幻想,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孙中山把这十六宇阐发为“三民主义”。


(1)依据材料概括孙中山上书受挫后,他的救国方案发生怎样的变化?
(2)写出1905年孙中山创建的“革命政党”名称。“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何作用?
【崇尚民权】

武昌成功,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宣告诞生,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政府根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宣布人民享有人身、言论、选举、参政等各种权利;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奖励海外华侨在国内投资。


(3)写出材料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及诞生时间。
(4)依据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后人们获得了怎样的权利?这些权利是由哪部法律文件保障的?
【关注民生】

孙中山先生在从事紧张的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着民生的问题。他认为解决民生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此外,中山先生还要求大家实践一种新的个人修养和个人文化。l924年,在一次讲演中,孙中山特意中断了演讲,劝告公众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中山先生对于国人的个人修养方面的观察并非琐碎之举,而是显示了他重塑中国人、重建国家的态度。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网、《中国青年报》、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5)依据材料回答,中山先生认为“解决民生最切实的举措”是什么?
(6)回顾中山先生的革命经历,你获得了怎样的精神鼓舞?
18-19八年级上·吉林长春·期末
知识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懂得转身,适时改变,不仅是人生的智慧,也是近代中国的探索之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咸丰初元(1850年),国家讳言洋务,若于官场言及之,必以为其人丧心病狂。……不及十年而其局大变也……凡属洋务人员倒可获优缺,擢(晋升提拔)高官,而每为上司所器重。其在同僚中亦以识洋务为荣,自鸣得意。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


(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官员对办“洋务”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度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甲午战败让中国靠受了巨大损失,惟一值得中国人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2)依据材料二说出中国“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列举两位这一事件的主要代表人物。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前夕,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富强中国的一系列主张。但是,他既没得到答复,也没能见到李鸿章。上书受挫使孙中山毅然抛弃改良幻想,走上了反清革命道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孙中山把这十六字阐发为“三民主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上书受挫后,他的救国方案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何作用?

材料四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促成国内哪一政党的建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前往美国檀香山,在华侨中宣传革命,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被通过。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这里,他第一次提出了推翻满清封建君主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纲领。

材料二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8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成员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确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材料三   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组成。这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种思考与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后,又对后来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的革命行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材料四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19121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南京宣誓就职。1912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同盟会具有怎样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哪些?
(5)综合以上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