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13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前,纵观整个知识分子阶层,除了王韬、黄遵宪等人明确称赞日本,主张学习日本外,大多数都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尤其对日本改变祖宗成法,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法不能接受。

——摘编自《甲午战败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日本变政考》。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1868年)起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康有为宣称“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光绪帝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

——摘编自《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

材料三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派曾真诚地相信,由于中国“广土众民,十倍于日,又无封建之强侯,更无大将军之霸主……(中国)就今岁入,已逾万万……彼(日本)与我同俗,则考其变政之次第……取其精华,在一转移间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大多数知识分子不接受日本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法?并举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对明治维新的看法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017·河南·一模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始末》

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自《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四: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材料五: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日本变政考》。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1868年)起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康有为宣称“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光绪帝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

——《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

材料六: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派曾真诚地相信,由于中国“广土众民,十倍于日,又无封建之强侯,更无大将军之霸主,(中国)就今岁入,已逾万万,……彼(日本)与我同俗,则考其变政之次第,……取其精华,在一转移间耳。”

——《戊戌变法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还有哪些代表人物?(列举两个)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什么的积极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洋务运动的口号?
(4)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变法中的哪项内容导致材料四中的情景?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对明治维新的看法。
(6)结合材料六,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的过程,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结合下面材料,完成如下问题。
栏目一:举步维艰——①

材料一



栏目二:昙花一现——戊戌变法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日本变政考》。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1868年)起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康有为宣称“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光绪帝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

——《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


栏目三   柳暗花明——辛亥革命

材料三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


栏目四   旭日东升——……运动

材料四   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

——陈独秀


(1)结合图一、图二,指出栏目一中①处应是什么事件?此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2)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该时期的口号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此次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材料三说出他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出陈独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为此掀起了哪一场运动?
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的过程,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结合下面材料,完成如下问题。
栏目一:举步维艰——①

材料一



(1)结合图一、图二,指出栏目一中①处应是什么事件?此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2)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该时期的口号是什么?
栏目二:昙花一现——戊戌变法

材料二: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日本变政考》。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1868年)起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康有为宣称“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光绪帝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

——《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此次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栏目三:柳暗花明——辛亥革命

材料三: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选辑》


(4)材料三中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材料三说出他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
栏目四:旭日东升——……运动

材料四: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

——陈独秀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出陈独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为此掀起了哪一场运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