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2
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思想经典】

材料一

学派

代表作品

“诸子百家”之言(摘选)核心思想

道家

《道德经》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儒家

《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墨家

《墨子》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法家

《韩非子》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请选择各家的主张,将对应的序号填入上表的空格内。
①以法治国     ②兼爱非攻     ③以德治国     ④无为而治

材料二        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说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文学经典】

材料三        唐、家以后商业和货币经济的飞发展,随着科举制的完善,平民士子逐步登上政治舞台……中国绘画艺术的技法风格到了宋代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代表作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六朝以来盛行不衷的诗歌在唐朝达到了高峰,代表人物有李白、   等,诗歌衰落了,脱胎于唱曲的词却兴盛起来,代表人物如   等。词后来日益僵化,而歌曲代之而起,后来,戏曲与小说发展成为高度成熟的杂剧和小说,明代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和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是   。这种大众文艺的兴起,显然与教育程度和中国文化的都市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史》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材料中的序号,为其填上合适的内容
            
17-18七年级下·北京·期末
知识点:百家争鸣宋词和元曲古典小说的高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孔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哪一著作?他的哪些教育贡献让后人把他视为“万世师表”?

材料二:《道德经》语言极为精辟,形成诸多成语、格言、座右铭。如:“天长地久”、“上善若水;有的原句,今已演变为警句,广泛流传。如:“功成,名遂,身退,现为 “功成身退”;“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现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道德经释注》


(2)材料二提到的《道德经》是春秋末期哪位学者的作品?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这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墨子·兼爱上》

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韩非子·五蠹》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庄子》


(3)根据材料三墨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什么才能得天下?

材料四:战国时期的各大学派思想为后续中国提供了思想范式、制度模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其原因在于:百家思想总结了上古时代的各种经验,包含大量真知灼见,……后续中国保持了自然经济与集权政治体制……

——《中华文化论坛》


(4)材料四中“后续中国保持了集权政治体制”与战国末期哪一学派有关?这一学派谁主张以法治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这一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总,若此,则天下治。


(1)材料一、二、三各自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
(2)材料一、二代表的思想学派中,各自创始人是谁?两大学派创始人在政治上的主张各是什么?他们分别给后世留下的经典代表和言论著作有哪些?

材料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商君”是谁?他代表哪个学派?

材料五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4)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诸子百家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这一局面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材料六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闻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节选


(5)根据材料六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其意义在于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