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45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来纪念辛亥革命,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成语学史

“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1)武昌起义后,各地为何纷纷响应?
方式二:史料学史

1912年2月,孙中山说君主专制制度“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2)根据史料指出,孙中山说此话的背景是什么?从此话中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具有哪一历史意义?
方式三:标语学史

福建的厦门和台湾当局控制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4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3)材料中的两个口号有何共同点?
(4)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18-19八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创建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