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44
富强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使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摘编自 《大国崛起》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粮食、棉花、肉类和原煤、钢、水泥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摘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1) 材料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上谕”标志着哪一事件的开始?比较这事件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之处。
(3) 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的提示信息,简述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各国实现富强的共同经验。
2018·山西·中考真题
知识点:商鞅变法洋务运动的评价南北战争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后,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气象。

——《复兴之路》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时代》


(1)材料一中的“上谕”标志着哪一事件的开始?比较这一事件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之处。

材料二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


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大国崛起》


(2)根据材料二划线部分的提示信息,简述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粮食、棉花、肉类和原煤、钢、水泥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各国实现富强的共同经验。
发展是兴国之要务,时代之要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在 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入地卷入两洋战略,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材料三   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1945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于是由法德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洲共同体组织,由于形成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了共同的议会乃至军事力量,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横空出世了。

——摘自《大国崛起》


(1)材料一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划线部分的提示信息,简述美国是如何发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
(3)根据材料三,简述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4)综上,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应具备哪些因素?
富强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后,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纪录片《复兴之路》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次革新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发展近代工业经济的口号,并概括指出其内容和结果的不同之处。

材料二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先是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后又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世界霸权国家)。

——摘编自《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2)据材料二划线部分的提示信息,简述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局势趋于缓和”的原因及“两大支柱”的含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各国实现富强的共同经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