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36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孝公迁都至咸阳为契机,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设立县,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这是秦国国力日强,最终打败群雄,建立中华一统帝国的根本原因。

—选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选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97年,谭嗣同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署按察使黄遵宪在长沙设立时务学堂,创办《湘学报》。1898年,他和唐才常等组织南学会,创办《湘报》,宣传维新变法。

——选自《中国历史》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益讲究穿戴,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品位;从凭票供应肉、蛋、油到各种美味食品应有尽有,以至于“减肥”成为时尚;居住条件的改善引发了“装修热”;从骑自行车出门到开私家车远行,“自驾游”成为时尚。

—选自《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回答,秦国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有哪些?(写出两种即可,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2018·辽宁沈阳·中考真题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经过衣食住行的变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报纸


图二   革命党人陈天华、邹容的著作

材料二: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1897年,谭嗣同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署按察使黄遵宪在长沙设立时务学堂,创办《湘学报》。1898年,他和唐才常等组织南学会,创办《湘报》,宣传维新变法。

材料三:辛亥革命以民国取代帝国,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有人主、天予、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正如梁启超所云:“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如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


(1)材料一中这些报纸和著作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有哪些。维新变法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