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450

大唐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观看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

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拜占庭帝国、朝鲜和西伯利亚,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时代。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lú)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一一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骠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域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庭(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1)该壁画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实物资料B.文献资料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关于对外交往方面的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

(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么历史认识?

2018·辽宁沈阳·中考真题
知识点:国际大都会长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宋与辽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有利于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选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隋朝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整体雕版印刷,造出了各种彩色纸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刘焯制定的《皇极历》,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隋朝史书记载了最早糖尿病患者尿甜的现象,比最先发现尿甜的Thomas Willis 约早千余年。

材料三: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时代。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lú)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一一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骠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域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廷(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1)材料一属于史料类别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根据材料一回答,宋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历史认识?写出一个中外交往的代表性事件?
对外交往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兼容并蓄开放的外交】

材料一: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时代。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骠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域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庭(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摘自《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历史下》


(1)根据材料一,你能获取哪些关于唐朝对外交往方面的历史信息?(写出二点即可)
【大航海时代下的外交】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2)依据材料二图片和史料,说明宋代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一方面为了宣扬明朝国威,邀约各国派使臣到中国来“朝贡”;同时和他们进行贸易……郑和所率的宝船抵达一国之后,并不限于在国都或大码头、大市镇进行贸易,还派遣船只到各国内地的市集去做买卖。

——摘编自南炳文、汤纲《中国断代史系列》


(3)依据材料三分析郑和下西洋具有怎样的特点。
【夜郎自大的帝国外交】

材料四: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到了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政策,中国关上了与西方交流的大门,中国人在自己的屋子里打转转,会通之路没有打通。中国拒绝了海洋,拒绝了交往,中世纪的城堡最终关闭了一切进步的可能。

——摘编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4)材料四都是对清政府哪一政策的评价?归纳两则材料共同的观点。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朝代。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骤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域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庭(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材料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语出盛唐时期。当时崇敬佛法的日本长屋王造了千件绣着四句偈语(jìyǔ)(佛经中的唱词)的袈裟,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赠送给唐朝的高僧。扬州大明寺高僧A和尚看到后很受触动,后来,他接受日本的邀请,多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材料三 2020年2月在中国武汉疫情时期,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捐赠给湖北2万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图一)。3月25日当日本疫情严重时,中国无锡市新吴区采购5万只口罩寄往日本丰川市疫所(图二)。

——人民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实行什么对外政策?举出唐朝与天竺友好交往的史实(一例)。
(2)材料二中“A”指代哪一历史人物?他多次东渡日本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除此之外,唐朝时,中日两国友好往来还有什么突出表现?
(3)根据材料三谈谈当疫情给世界带来灾难时,世界各国应该如何面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