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66
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的国情,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是历史决策者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秦朝时为避免出现上图中的问题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针对此种情形,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二: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


(2)依据材料分析,中共中央认为当时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怎样的战略举措?

材料三: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看不惯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共处了。

——马克思


(3)材料中的“这场斗争”指美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几乎在同一时期,俄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材料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阶段性特征,反映在主要矛盾上就是:一方面,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问题和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通过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摘自《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意义》


(4)依据材料归纳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放看世界,当今全球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写出两点)
2018·江苏泰州·二模
知识点: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王国问题的解决南北战争的经过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1931~1945 年,中国人民经过 14 年的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共中央 1937年7月8日通电》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材料三

——节选《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电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通电中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各举一个战例,说明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承担的作战任务,并指出中国抗战所呈现的战略态势。
(3)根据材料三中的“学习心得”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从材料三的“书信摘抄”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

材料二: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磬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摘自人民网

材料三: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示通电的发表是因为什么事件发生?此事件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3)据材料三,概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在国际上的重要意义。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请你结合史实,说说我们青少年要如何顺应这一世界潮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歌曲一: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歌曲二: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材料二:全中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全国人民,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共中央1937年7月8日通电》

材料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节选《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邓小平观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歌曲一中“战略转移去远方”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红军被迫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歌曲二中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战略转移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电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出的?根据材料三,各举一个战例,说明国民党和共产党为抗战胜利的努力?抗日战争胜利的有何重要意义?
(3)依据材料四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决策?我国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