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117

百年匆匆过,天地又戊戌。让我们回顾一下120年前的那场戊戌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书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导致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变法内容主要反映了哪一阶级的愿望与要求?这些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阶级经济利益的主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2018·江苏镇江·一模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经过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1842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这一切造成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马克思《论中国革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半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赚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半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2)结合材料二,指出太平天国想实行怎样的土地政策?

材料三: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后始也.…变法之本,在有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3)材料三中梁启超认为导致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四:光堵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军和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衡门和无用的官职。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五: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4)材料四中的变法内容主要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愿望与要求?
(5)根据材料五,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6)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最大贡献。
让我们回顾120多年前的那场戊戌变法,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及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觉醒,实自大清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语录

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废除八股,改试策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和中国国情不同……只是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帝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戊戌六君子”惨遭杀害。康有为.梁启超先后逃亡海外。戊戌变法失败了。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遇历史》


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导致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他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2)从材料二的变法内容反映了那个阶级的愿望与要求?你认为最能体现这一阶级利益主张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