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旧中国,农民有一句顺口溜:我是娘养的,命是保长的。

材料2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中央人民政府还发布了《土地改革法》,由于对富农经济和小土地出租者采取保护性策略,对于地主阶级,只惩办那些罪大恶极,民愤极大以及抗拒或破坏土改的恶霸和不法地主,而且交付人民法庭依法惩处;对于一般地主则不加惩处,并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对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士绅,还吸收参加政府工作。

材料3在土改基本完成的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农业的飞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农民在旧中国的基本状况是什么样的?

(2)请你把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中反映这次土改主要目的语句摘录在下面。

(2)出现材料3中的情况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7-18八年级下·山东泰安·单元测试
知识点:土地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一方面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还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抗不交纳。

——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二:废除封建及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改的总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中央人民政府还颁布了《土地改革法》,由于对富农经济和小土地出租者采取保护性政策,对于地主阶级区别对待,因此土地改革进行顺利。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请回答:

(1)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与1942年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了怎样不同的政策?为什么实行不同的政策?

(2)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与1947年的土改在对待富农问题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土改改变对富农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3)三次土改政策各不相同,那么,中共制定不同政策的共同依据是什么?

材料一:长期的封建统治,使新中国成立时农村的土地占有关系极不合理。占农村户数5%左右的地主占有耕地40%- 50%;占农村户数3%-5%的富农占有耕地15%-20%;而占农村户数90%的贫农、雇农、中农等总共仅占有耕地的20%-40%。 占农村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饱受封建剥削。地主和富农收取的实物地租一般占农作物收获量的50%,高的甚至达到70%-80%。同时,农民还受到高利贷和各种苛捐杂税的盘剥,生活处于严重贫困状态。

材料二: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改革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在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或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改革期间地方政府组织了人民法庭,依法惩办一切违抗或破坏土地改革法令的罪犯。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后,据统计,约有三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约占农业人口的60%~70%,……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左右。

——编自李良玉《建国初的土地改革运动》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农民怎样的生活状况?并概括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距今(2022年)多少周年?并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顺利推行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改变农民的生活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还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