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1
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奕䜣、曾、左、李,还有众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忧国之士都借它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1)材料一中奕䜣等人“自强”的活动称为什么运动? “李”为“求富”在上海有何举措?

材料二: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謇“弃官从商”的目的是什么?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基地。

材料四: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17-18九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张謇及实业活动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骞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二: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材料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游泳》

材料四: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1)根据材料一,张謇办大生纱厂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初,大生纱厂盈利的外部因素是什么?后来工厂处境艰难,濒临破产的原因又是什么?
(2)分析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3)材料三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项重要成就?请再列举一五期间的其他两项公路建设成就。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材料三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游泳》

材料四   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目的。20世纪初,大生纱厂能盈利的外部因素是什么?后来工厂处境艰难,濒临破产的原因又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3)材料三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指的是我国哪项重要成就?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供应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运输,……从70年代开始,便陆续创办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从1872年到1894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100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万人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三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重
比例(%)
1957年农轻重
比例(%)
1953~1957年平均
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材料四1978~201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该事件客观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分析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

(3)据材料三表格,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实行了哪一举措?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1978~201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现什么发展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哪一会议上确立的什么政策的实施?

(5)综上所述,你从中得出什么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