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易0.85 引用2 组卷49
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也见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材料二: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习近平在德国的演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材料三: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有关南海问题作出回答 :大量的历史证据表明,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最早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中国人是西沙群岛无可争辩的主人……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越南方面一直公开和正式承认西沙群岛属于中国……而1975年后,越方背弃了以前的这些承诺,转而对西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我还想再次强调,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的战争及被离散的骨肉。
(2)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足迹”是如何启示新中国加强海军建设的?
(3)根据材料三,联系我国海军多次圆满完成远近海护渔护航任务及维护领海主权的表现,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16-17九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
知识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挑起事端,菲律宾、越南在中国南海不断闹事,这些都是对中国领海主权的严重挑衅。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材料二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 从1840年以来,一个半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奋起直追的痛苦,也收获了走向复兴的喜悦。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平台“辽宁舰”正式服役,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远洋作战能力。
在今年5月29日下午的国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中越南海对峙一事表示......我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决不允许任何挑衅行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的战争及被离散的骨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联系我国海军多次圆满完成远近海护渔护航任务及维护领海主权的表现,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挑起事端,菲律宾、越南在中国南海不断闹事,这些都是对中国领海主权的严重挑衅。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材料二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   从1840年以来,一个半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奋起直追的痛苦,也收获了走向复兴的喜悦。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平台“辽宁舰”正式服役,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远洋作战能力。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的战争及被离散的骨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材料三:我国正式重视海洋发展,海军建设是在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之后,没有海权人家就到家门口来争海权,没有开发权的话人家就到家门口来开发你的资源;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意识到了海权问题的重要性,周边的国家也感觉到中国的力量越来越强,从未来发展看,中国应该是一个海洋国家,将来中国的活动应该是在太平洋、印度洋,这样才能支撑我们国家的后续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的战争及被离散的骨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归纳推动中国海权意识、海洋建设不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