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8

【制度革新】制度的改革创新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鞅)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除了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子弟,建立侯国。

——改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上教科书

材料三:(如下图)

材料四:大化5年(公元649年),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并建立“置八省(指民部省、兵部省、刑部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跛机构(国、郡、里)。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武帝实行“这道法令”的作用是什么?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他又首创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图1与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2制度的优越性。

(4)材料四中的变革参照了我国哪个朝代的制度?这次变革对日本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17-18八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
知识点: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王国问题的解决盛世经济的繁荣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新破六国。丞相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说,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推行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3)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他的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

材料四: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材料四中元朝在东南、西南首次实施行政管辖的管理机构分别是什么?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角度看,这两个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5)四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